作者 | 一月优选策略
当善良失去边界,恶意便会肆意生长。
很多人应该都看过韩国电影《寄生虫》,导演奉俊昊以尖锐的黑色幽默,讲述了富豪被底层悄然“取代”的故事,虽然影片没有妖魔鬼怪,依然令人毛骨悚然。
万万没想到啊,这部影片竟然有了现实版,上海一对心地善良的夫妻俩,被信任的钟点工于无声无息间,将自己的生活“偷”了个底朝天。
家住黄浦老西门地区的丽丽(化名)夫妇,一共雇佣了2个钟点工,其中张阿姨已经在他们家做了6年多,出于对钟点工阿姨的信任,家中的房门钥匙两位阿姨也是一人一把。
结果53岁张阿姨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,完全无视丽丽夫妻的信任,从发圈、零食、内衣到奢侈品包包,甚至价值几十万的彩钻,就没有她不敢拿的。
这场持续多年的“蚂蚁搬家”式盗窃,一直都没被丽丽夫妇重视,直到两枚昂贵的彩钻不翼而飞他们才如梦初醒,在卧室衣橱安装了监控,拍到了人性中最不堪的丑陋。
张阿姨不仅熟练地翻出丽丽的漂亮衣服尽情试穿,还打开丽丽的首饰盒挑挑拣拣,完全不顾家中还有雇主在隔壁,挑了十几条心满意足地打包。
在确凿的证据面前,张阿姨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,承认在6年的工作时间里做了4年的贼优选策略,卖出的赃物总共获利十万余元。
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两枚总价高达65万元的彩钻,张阿姨这个不识货的仅以2万多元就卖掉了,被警方抓获时她包里还揣着不少首饰,以及一件丽丽的黑色内衣。
不得不感慨一句,人比人实在是气死人,丽丽夫妇是真有钱啊,钟点工一请就是俩,贵价头绳一买就是一百条,贵重首饰、名表、名包多到数不清,被人偷了好几年都毫无察觉。
然而,别人家即便堆满了金山银山,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。绝不能因羡慕而生贪念,更不能将贪念转化为偷窃的恶行,只要伸手必会被捉,为自己的眼红手痒付出代价。
心理学家张德芬曾经说过:两个个体之间,存在互相吞噬的关系。如果你无止境地退让底线,不但得不到和平,反而会被一步步挤压生存空间。
丽丽实在想不明白,她对钟点工张阿姨不薄,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回报,那是因为她不懂,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本质上是一场无声的博弈。
心理学上有个“登门槛效应,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“侵犯”,就可能接受更大的“侵犯”。比如,小偷小摸一旦得逞,犯罪者的野心就会膨胀,受害者的每一次容忍,都在为其更大胆的盗窃发放许可证。
说白了就是,你退一步对方就进一步,你让步一寸对方就占领一尺。当你的底线被一次次践踏,就不要怪贪得无厌者更加肆无忌惮。
如果丽丽一定要怪的话优选策略,就怪自己毫无底线,明知对方有问题,还不断链接和纠缠,轻易放弃了说\"不\"的权利。
一公斤装的巧克力很快见底但一家人都没吃,新买的20条内裤一下子就少了六七条,昂贵的瓷器刀叉也不见了踪影,张阿姨竟然背着丽丽的稀有皮名牌小包来干活......
事情如此蹊跷信号如此明显,丽丽依然选择隐忍退让,就等于给张阿姨传递了一个信息:“我很好欺负,来骑到我头上吧!”
同样是被保姆偷家的马未都,他的处理方式就是教科书级别的。
马未都家有个用了多年的保姆,干活麻利却喜欢偷拿小东西,几根葱、几头大蒜、一些花生和玉米,起初马未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发现她死不悔改就果断把她辞退了。
有网友也许会认为马未都太斤斤计较了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
真正的聪明人,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守卫自己的底线。短暂的难为情,好过长久的痛苦;一时的明确拒绝,胜过日后无数的纠葛。
目前,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盗窃罪、收购赃物的黄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,全部都被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。
这场长达四年的盗窃狗血大剧虽然画上了句号,也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思考。
我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样的想法,我个人很是推崇网络上一种顶级生存法则,那就是一次失信终身出局。
一个人只要骗过你一次,就永远不要相信他。一个人只要害过你一次,也永远不要相信他。
一个人在不起眼的小事上说谎,一定会在重要的时刻说更大的谎。一个人爱占小便宜,在重要的事情上一定也会占更大的便宜。
所谓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难,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只有一次机会,只要感觉这个人不对就快刀斩乱麻。
如果不相信的话,看看雷军和王腾,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。
-完-
笔不阿贵,文不奉承
yanbaoer2024
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
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